
研討會程序
2013年1月12日(星期六) 香港理工大學 蔣震劇院 及 會議室AG710
09:00 登記
09:30
主題演講 (一)任劍輝的舞台演出
講者:梁沛錦教授(原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)
主持:黃兆漢教授 (原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正教授)
開幕典禮 司儀:周仕深先生、鍾愛蓮女士
-
大會主席黃兆漢教授致歡迎詞
-
主禮嘉賓致詞:唐偉章教授(香港理工大學校長)、李焯芬教授(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)、陳志輝教授(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院長)、陳大枝先生(研討會贊助人)
-
剪彩儀式:主禮嘉賓 - 唐偉章教授(香港理工大學校長)、李焯芬教授(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)、陳志輝教授(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院長)、陳孟賢教授(北京師範大學—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協理副校長)、張忠柟教授(珠海學院校長)、劉禎教授(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)、林貝聿嘉太平紳士(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理事會主席)、Sir Guy Green (澳洲塔省博物藝術館理事會主席)、陳萬雄博士(聯合出版(集團)有限公司總裁)、陳大枝先生(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之友會長)、陳邱敏英女士(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之友會長)
-
合照
11:15 小休 ︳茶點
11:40
主題演講 (二)從中國戲曲中的反串角色看任劍輝
作者:羅錦堂教授(夏威夷大學東亞語文系名譽教授)
宣讀:馮瑞龍博士(北京師範大學—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副教授兼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)
主持:潘步釗博士(裘錦秋中學(元朗)校長)
主題演講 (三)The Role of Cantonese Oper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Theatre
講者:Prof Colin Mackerras(澳洲 Griffith 大學名譽教授)
主持:馮瑞龍博士(北京師範大學—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副教授兼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)
主題演講 (四)「非遺」保護與粵劇傳承#
作者:劉禎教授(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)
宣讀:毛小雨博士(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)
主持:單周堯教授(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教授)
12:40 午膳
13:45
主題演講 (五)Cantonese Opera, Yam Kim Fai and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Heritage
講者:Sir Guy Green(澳洲塔省博物藝術館理事會主席)
主持:陳國球教授(香港教育學院人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講座教授)
分組討論 (一)戲迷與情人:任劍輝的身份建構與形象塑造
主持:劉燕萍教授(嶺南大學中文系正教授)
-
「誰是任劍輝?」:從《藝林》讀者信箱看三十年代後期粵劇「粉絲文化」
容世誠博士(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)
-
任劍輝的時裝電影:跨性身份的形塑與現代性
李小良博士(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)
-
任劍輝的「女性」形象及其音樂特色:從電影《新梁山伯與祝英台》說起
余少華博士(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副教授)
-
任劍輝與阿尼瑪斯(animus) ─ 戲迷情人的誕生
湯浩堅博士(香港教育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兼文學及文化研究學系副教授)
-
任劍輝「戲迷情人」的解讀
鄧海濤先生(廣州大學人文學院秘書學系講師)
主題演講 (六)「政治」與「抒情」﹕論《帝女花》中之周世顯
講者:陳國球教授(香港教育學院人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 講座教授)
主持:盧偉力博士(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副教授)
16:05 小休 ︳茶點
16:25
主題演講 (七)發「潛德」之幽光:推廣任劍輝研究的時代意義
講者:黃兆強教授(台灣東吳大學歷史系正教授)
主持:楊永安博士(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)
主題演講 (八)任劍輝唱片曲初探
講者:葉世雄先生(香港電台節目總監)
主持:王勝焜先生(香港演藝學院中國戲曲課程辦公室兼職講師)
分組討論 (二)任劍輝的表演藝術 I
主持:朱少璋博士(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高級講師)
-
風流才子與憨直少年:任劍輝的兩張臉
盧偉力博士(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副教授)
-
哪個「李億」更多情? ─ 從《火網梵宮十四年》之〈洞房〉說起
胡國賢先生(孔教學院教務長)
-
略論任劍輝的悲劇電影#
柯凡博士(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)
18:30 是日程序結束
註:論文以粵語或英語宣讀,除標示「#」的論文以普通話宣讀
不宣讀的論文
-
粵劇宗師與戲迷教主 ─ 台上台下的任劍輝
黃兆漢教授(原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正教授) -
粵劇音樂轉型與遺產形態
李春沐女士(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助理研究員)